近日九冶化工防城港中丝路项目的7效蒸发站1、2 级自蒸发器完成吊装,当此项目完成精准吊装时,九冶化工不仅交出了一份攻坚答卷,更是以7 效蒸发技术的硬核优势与项目落地的里程碑意义,为绿色化工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【7 效蒸发站:节能增效的 “工业心脏” 】
九冶化工承建的 7 效蒸发系统,以专利技术为骨、工匠技艺为魂,实现三重颠覆性突破:
·能效跃迁:吨水能耗直降 60%
7 级蒸汽串联利用技术使热利用率达传统设备 3.5 倍,中丝路项目投产后年节约蒸汽 1.2 万吨,相当于每年为防城港 “植” 入 2.6 万棵冷杉。
·空间革命:立体布局压缩 67% 占地
模块化设计将传统 7 台单效设备 “叠” 成三维系统,1200㎡的占地面积仅为常规方案的 1/3,为沿海寸土寸金的工业园区释放宝贵用地。
·智能神经:PLC 系统实时动态调优
自研控制系统如工业大脑,在雨季湿度波动时仍能以 ±2% 的精度维持蒸发效率,相当于为设备装上 “天气预报” 系统。
【九冶化工雨季攻坚:24 小时里的工期保卫战】
·当 7 效技术遇上梅雨考验
九冶技术人员依旧不停歇,现场赶工,只为不拖延工期且用九冶精神将雨季对施工的影响压缩 60%,实现 “下雨不停工,质量不打折”。
·从设备供应商到系统筑梦师
此次吊装的不仅是设备,更是九冶 “设计 - 制作 - 安装 - 运维” 全链条能力的示范 —— 焊工、铆工、电工等 12 个工种协同作战,将 40 项专利转化为 1860 个施工节点的精准把控。
数据见证匠心:
·24 小时轮班制:制作阶段开启 “白班 + 夜班” 两班接力
·雨中作业纪录:在恶劣的持续降雨期间,九冶人依旧坚守岗位,加赶进度
精度把控细节:刮板系统组装时,钳工用塞尺反复校准驱动轴同轴度,在潮湿环境下仍保持 0.03mm 的安装精度,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 1/3。
【结语:钢铁与血肉铸就的行业新标】
此刻矗立在防城港的 7 效蒸发站1.2级自蒸发器的吊装成功,是 几十 吨不锈钢与 80多 名工人汗水的结晶:它的每一道焊缝都刻着 “中国精度”,每一组刮板都转着 “匠心速度”。未来,当系统投运后每年减少 4000 吨碳排放,我们看见的不仅是工业设备的节能奇迹,更是一群中国工匠在雨幕中挺起的 “双碳” 脊梁 —— 这,才是九冶化工写给时代的创新答卷。